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
 
新聞詳情

國旗下講話——禮,民之行也(吉祥山校區(qū))

 二維碼
發(fā)表時間:2016-03-21 15:27

初二(2)班 武森靖瑤

尊敬的老師、同學們:

   大家好!我今天講的主題是《禮,民之行也》

   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,我國素以“文明古國”“禮儀之邦”著稱于世。魯迅先生說:“中國欲存爭于天下,其首在立人,人立而后凡事舉。”是的,不學禮,無以立。講文明、用禮儀,不僅是展示民族精神的外在形式,也是個人道德品質(zhì)和個性形成的內(nèi)在因素。

   首先,文明禮儀強調(diào)的是“尊重為本”,因此想讓別人尊重你,就得學會尊重他人?!岸Y儀”從話里來,話從心中來,只有從內(nèi)心尊重人,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。周恩來總理一生鞠躬盡瘁,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(yè)貢獻了畢生精力,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,離開當?shù)貢r總是親自和服務員、廚師、警衛(wèi)員和醫(yī)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。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,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。

   再者,學習禮儀重在實踐,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?!吧俪扇籼煨?,習慣成自然。”我們要注重平時,從小培養(yǎng),形成良好習慣。見到老師主動問好;上下樓梯靠右走;扔垃圾不是瀟灑地“投籃”而是走到垃圾桶旁邊輕輕地把垃圾丟進去;不打架鬧事;不破壞班級衛(wèi)生;在教室里坐姿端正,上課不吃零食,體現(xiàn)出對老師的尊重;下課后不在教室或走廊奔跑、跳躍,不大聲叫喊;公交車上主動讓座,待人接物禮貌周到;生活中多用“請”“您”“謝謝”“對不起”等禮貌用語。在我們的生活中,一點一滴皆禮儀。也許這些是老生常談,但一個人的禮儀形象卻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地方體現(xiàn)出來的。

    一些國家家庭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。孩子在吃飯之前,不能自己先吃,必須先說一聲“那就不客氣了”,吃完飯后,不能擅自離開,要說一聲:“我吃完了。”孩子每次出門和父母親說一聲“我走了”,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“我回來了”。這些國家的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。

    在這些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,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?我們應該做的更好。明天,我校初二年段將開展文明禮儀詩歌朗誦比賽,下周,初一年段將會帶來精彩的文明風采展,希望同學們可以傳承禮儀之風,展示出新世紀學生的精神風貌。文明用語常使用,訕笑嘲諷失品行。文明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尺,是美好心靈的展現(xiàn)。同學們,倡導文明、講究禮儀是我們?nèi)w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,是我們每個人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(yǎng)的需要,更是建設美麗和諧校園的需要,我們要從我做起,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,讓禮儀之花開滿福八!

   謝謝大家!